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,推進誠信計量工作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、構筑社會信用體系、增強社會整體誠信意識的有效抓手。2022年11月,市場監管總局發布《關于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以系統推進法治監管、信用監管、智慧監管為抓手,全面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。
2022年,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從計量惠民生保民生出發,從建立經營主體誠信計量自我約束機制、加強政府部門引導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等方面著力,強化誠信計量工作,持續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,營造放心消費環境,取得顯著成效。
加強誠信計量示范創建 助力消費環境建設
2022年11月6日,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舉辦了2022年全國“誠信興商典型案例”發布會,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申報的“完善誠信計量體系 打造誠信經營標尺”案例成功獲評。
近年來,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積極發揮市計量工作聯席會議平臺作用,逐步在眼鏡制配、加油站、水產、生鮮電商、茶葉銷售、醫療機構等重點民生行業推動“誠信計量示范單位”創建,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,促進企業降本增效。至2022年底,上海市已有59家街鎮、商圈通過“誠信計量示范社(街)區”創建驗收,各行業近800家經營主體獲得了“誠信計量示范單位”稱號,全市3000余家經營主體開展了誠信計量自我承諾。上海市松江區成為全國首個地市級“誠信計量示范區”。
云南省市場監管局采取監管與服務相結合方式,培養經營者自律意識,規范市場計量秩序,促進商業服務領域計量誠信體系建設不斷走向深入。2022年,云南省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加油站724家、集貿市場誠信計量示范單位205家、醫療機構誠信計量示范單位92家、眼鏡制配場所誠信計量示范單位161家、涉糧企業誠信計量示范單位42家,營造了良好的誠信計量市場環境。
江蘇省市場監管局以誠信計量為主要內容,制定《江蘇省計量惠民示范縣(市、區)建設與評價規范》地方標準,開展“計量惠民示范縣(市、區)”創建工作,目前已完成11個示范縣(市、區)的確認評價,樹立了一批計量惠民地方品牌。
建立健全計量管理制度 規范行業誠信發展
經營者是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的主體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充分發揮經營者的主體作用,建立健全各項誠信計量管理制度,有效規范行業發展。
湖北省試點實行眼鏡制配行業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制度,充分利用“智慧監管一張網”和“計量行政監管系統”小程序,實時掌握日常計量監管、計量器具登記臺賬和強制檢定管理檔案信息,對1494家配鏡企業建立行業經營者誠信計量信息檔案并分類,將A類、B類和C類的眼鏡制配企業統一納入年度“雙隨機”抽查計劃,實行差異化抽查比例管理。2022年,全省眼科光學計量器具合格率較上年提高了3.4個百分點。
湖南省市場監管局以誠信計量建設為切入點,在農貿市場領域大力構建誠信計量體系,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誠信經營管理模式。通過試點開展銀企合作模式,由銀行為市場經營商戶統一配置秤具,從根本上解決衡器不規范的問題;試點在部分市場建立黃牌警告制度,對于誠信缺失的經營商戶,由市場主辦方采取約談整改、黃牌警告、罰款、停業整頓等措施,情況嚴重的,移交當地市場監管所立案處理或直接清退;在全省農貿市場推行計量失準先行賠付制度,經公平秤復稱分量不足的,要求經營戶按“退一賠三”賠償消費者,如有爭議,由市場方先行賠付。這些措施有效增強了經營者的誠信意識,為打造誠信計量放心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云南省市場監管局結合“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”等活動,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誠信計量管理制度,完善計量器具臺賬,指導企業規范計量行為,強化經營者執法守法的主體責任,努力增強誠實守信的自覺性。
此外,各地還積極引導企業自主管理,自我規范,主動接受社會監督,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。北京在集貿市場等重要生活性服務業領域,倡導誠信計量觀念,引導經營者開展誠信計量承諾,發揮示范引領作用。湖北引導全省3600余家眼鏡店公開向社會發布眼鏡制配行業“優化消費環境 配放心眼鏡”誠信計量公開承諾書。江蘇重點在醫院、加油站、集貿市場、商店(超市)、眼鏡店、餐飲店、涉糧企業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開展誠信計量自我承諾行動,2021年以來,共培育誠信計量自我承諾示范單位1萬余家,真正做到經營者自我約束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示范。
聚焦重點民生領域 開展計量專項整治
“小計量”關系“大民生”,對于民生領域計量違法行為,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堅決做到“零容忍”,加大查處力度,提升民生“獲得感”。
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強化監督檢查,將計量工作進一步納入市“6+4”綜合監管體系,發揮市、區、所三級市場監管合力,聚焦民生以及高風險領域,開展執法檢查,嚴厲打擊缺斤少兩、使用作弊秤等不誠信計量行為,守牢了誠信計量法規底線。
云南省積極推進以查處加油站計量違法行為為主的民生計量領域“鐵拳”行動,上下聯動、全面發力,扎實開展重點民生領域計量監督抽查和專項整治。2022年,查處加油站、集貿市場、醫療機構、眼鏡制配場所、糧食購銷企業等民生領域計量違法行為353起,進一步增強了經營者的主體責任意識。
江蘇省圍繞群眾日常生活中的計量痛點、難點,以誠信和公平為重點,堅持問題導向,開展重點民生領域計量專項行動。2022年,全省共檢查眼鏡制配場所2984家、集貿市場(商超)7557家、加油(氣)站2606座、醫療衛生機構2089家,抽檢各類定量包裝商品2512批次,嚴厲打擊和公開曝光違反誠信原則的計量作弊、凈含量嚴重失準等計量違法行為,有效維護了市場秩序。
加強誠信計量宣傳引導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
誠信計量體系是我國整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。在誠信計量體系建設過程中,各地不斷加大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的宣傳力度,圍繞“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”“世界計量日”等重要時間節點,深入社區、農貿市場、商超等場所開展誠信計量宣傳活動,通過現場發放誠信計量宣傳冊、現場講解、張貼宣傳海報等方式,向消費者、經營者宣傳誠信計量知識、計量法律法規知識,督促引導經營者依法依規規范計量行為,營造誠實守信、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圍。
云南省市場監管局多元協同發力,2022年組建計量服務隊235個,服務企業3991家,開展培訓2447人次,深入居民社區、商業中心、集貿市場、學校等場所設立咨詢服務點,開展計量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宣傳活動,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8852份。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突出正面宣傳引導,利用電視臺、報社、微信公眾號、MAS信息平臺、LED等宣傳手段,廣泛傳播定量包裝、預防計量作弊、眼鏡制配、民用三表等計量知識,印制各類計量知識普及畫冊2萬份,宣傳活動取得顯著成效。(李秋菊)